为增强同学们对于自身职业规划的意识,切实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使同学们学会自我探索、自我规划。5月24日,农学院“自我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于三号楼虚拟仿真实验室举办,本次讲座从国家心理咨询师孟喜龙老师的讲解中拉开序幕。
孟老师先为同学们讲解了自我兴趣探索的重要意义与途径方法,她向同学们说到,“兴趣是人们获得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愿意将兴趣作为职业选择时的考虑因素。兴趣虽然是我们动力和快乐的来源,但是工作并不是体现兴趣的唯一途径。”随后,孟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即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之后,孟老师纠正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误区即大学专业已经决定了未来的方向,考虑兴趣没有意义,并对其做出新的定义:大学和专业不是限制人的存在,你可以考虑其他的路径和可能。讲座接近尾声,孟老师针对同学们的需求,向大家推荐了图书和电影,激励同学们在大学生涯中努力上进,并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规划。
约翰·霍兰德说过:虽然我们做了几十年的研究,但预测个人职业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却是询问这个人自己想做什么。本次讲座活动使同学们对于自我兴趣探索的意识大大增强,对于自身职业规划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