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简介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自2000年9月开始招生,2005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级本科生,目前已发展到在校生近350人。近几年,本专业结合我国食品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与贮藏、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课程考试平均分为82分以上,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通过率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以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入职食品生产加工检测企业多重出口的模式,每年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的考取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始终保持着以公司签约保障就业,以考研提升就业的传统优势,毕业生求职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在专业领域呈现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本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占52.9%;其中教授/研究员2人,占11.8%,副教授7人,占41.2%,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另有2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形成了职称比例合理、学位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人才培养队伍。通过进修培训、社会实践、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等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教师队伍。2017-2018年承担学校和学院教学、实验研究项目共计,其中校级教改项目4项,院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
本专业拥有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聊城大学实验室、农产品加工与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团队、食品安全检测及控制研究团队,本科生实验拥有动物、植物性农产品加工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食品安全与评价实验室、层析实验室和中试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配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流式细胞仪、流变仪、质构仪、凯氏定氮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层析柜等在内的先进的食品检测、分析设备和包括超高压杀菌装置、超高温瞬时杀菌装置、真空浓缩装置、均质机等在内的食品加工设备,同时还建立了包括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旺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山东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集校外教学实习、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习基地。
2. 办学成果
1. 本专业已培养毕业生1200余人,不少毕业生通过考取研究生深造后,就职于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在内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
2. 专业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项目7余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校级教改课题、校企合作等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经费总额200万元以上。
3. 专业教师指导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参加包括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山东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在内的省级科技创新竞赛并获得二等奖、三等奖5项,
4. 专业教师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一等奖1项。
3. 就业前景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关系国计民生的朝阳产业。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12万亿以上,位列全球第一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符合我国、我省的产业发展需要,并属于聊城大学热门专业,每年为我国各级食品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等国有事业单位和食品加工、流通、销售等企业单位输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合格人才,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发展良好。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食品工艺学实验课上部分产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竞赛获奖
知名教授/博士:
郭兴峰,男,1983年9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6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目前任聊城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分会理事,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专家,聊城市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2015.4-2017.6,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SEI/E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4项,1项科研成果经教育部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17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2项成果在企业转化投入实际生产,为企业创收增效。
樊琛,女,1978年11月出生,博士,副教授。1997.9-2001.7 东北农业大学 生物学专业,2001.9-2006.1东北农业大学 硕博 预防兽医学专业。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近年来,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文章2篇。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指导校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3项。
李燕,女,1980年3月出生,硕士,副教授。2000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持聊城大学科研基金2项,聊城大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1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项目2项,山东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2项。
王雷,男,1981年9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9-2004.7 莱阳农学院 园艺专业,2004.9-2007.6 江苏大学 硕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6-2012.8 鲁东大学工作,2012.9-2015.6 南京农业大学 博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第二位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近年来,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7篇。
杜新永,男,1973年8月出生,博士,讲师,聊城大学农学院食品与工程系专任老师。2010.9—2014.4 浙江大学 食品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7.9—2010.6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5.8—2010.8 山东省青州市农业局工作;1993.9—1995.7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现主持聊城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一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其中2项为国家级;参与国家基金课题、省基金课题各2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梁荣,女,1989年12月出生,博士,讲师。2009.9-2013.6 吉林大学 生物技术(植物)专业,2013.9-2018.6 吉林大学 硕博连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主持校级研究项目1项,近年来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2余篇,其中SCI文章9篇。
曾庆华,女,1977年5月出生,山东郓城人,硕士,讲师。1999年7月毕业于莱阳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6月毕业于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4年9月至今,在合肥工业大学攻读博士,专业食品科学。曾先后在几家食品企业从事新产品研究开发及质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跨越。系统的承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现主持完成聊城大学科研基金1项,主持聊城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1项,第三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第二位参与聊城大学科研基金1项。近年来,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第三位3项。获校级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位1项,一等奖第二位1项,三等奖第二位2项。
孙小凡,女,1976年10月出生,硕士,讲师。1996.09-2000.06,莱阳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学士;2000.09-2003.0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毕业。2003年7月至今在聊城大学任教。近年来,在《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技》、《粮油加工》、《食品研究与开发》、《粮食与油脂》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其中首位7篇,核心首位13篇,通讯作者3篇,其中北大核心12篇,普通核心1篇。获得聊城大学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首位2项,获2017年度院级教学观摩竞赛三等奖,获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项,位次分别为4、8,主持院级教改项目1项,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2项,参与校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职务发明专利1项。
优秀校友:
庞雪莉,2005-2009年就读于聊城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就攻读硕士博士,博士期间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UIUC)公派联合培养15个月。2015年博士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主要从事特色农产品和食品风味化学理论和应用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运用现代感官组学技术,从分子水平,进行香气特征鉴定及储运加工过程中风味变化分析研究。先后参加了“十二五”863 计划“食品表征属性与品质识别新技术及设备研究(2011AA100807)”、农业部“948”项目“果蔬深加工关键技术引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式菜肴与预制调理食品工业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14BAD04B00)” 子课题等以及农业部烟草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开放交流项目“基于感官组学的特色农产品特征香气识别及呈香机理研究”核国家级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烤烟42级质量分级标准色卡及烤烟质量评价指标标准样品研制”的具体实施。主持国家青年科学自然基金项目“天然多酚对热加工甜瓜汁中‘发酵’异味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年科学基金“山东主产区生姜香气特征的分子作用机制解析”各1 项。曾赴美国、澳洲等地参加风味化学和感官分析相关国际会议共8 次。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共12篇,其中SCI 论文9篇,EI 文章2 篇,中文核心1 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 项。
李曼,2005-2009年就读于聊城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年考入江南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年博士毕业后被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副教授引进。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1项,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1项;并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创新计划项目等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全国商业进步一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
宋鑫华,中共党员,2008-2012年就读于聊城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专业,在读期间担任2008级食科五班宣传委员,农学院学习部部长,2012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并于2014年转入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SCI 论文20篇(2篇在投),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第二作者发表论文2篇;申请专利3项,其中国内专利两项(第二及第三完成人,第一二完成人均为老师),国际专利一项(第六完成人)。博士期间曾荣获博士一等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雀巢奖学金,中粮奖学金等并获得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在校期间赴美进行为期两年的联合培养。目前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学院进行肝癌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张恩祥,中共党员,2010-2014年就读于聊城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期间担任2010级食科五班班长,2014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现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2016级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于2014年-2017年担任食品学院200实验室负责人,2015-2017担任实验室安全员,2016-2017担任食品学院营养第三党支部书记,发表SCI 论文11篇(2篇在投),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第二作者发表论文一篇。2016年获得博士研究二等奖学金,2017,2018年获得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017年康师傅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并获得201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资格,目前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进行为期两年的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