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专业简介

作物学专业简介

概括:

聊城大学作物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获批于2019,现有指导教师48人,兼职院士1人,国家外国千人、泰山学者1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及数字农业。研究方向涵盖小麦、玉米、大豆抗病高产育种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分子机理研究作物氮高效利用效率分子机理解析小麦赤霉病发病机理及抗病基因挖掘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对未驯化植物的改良作物生理生态,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数字农业等。现有作物学硕士点研究方向鲜明、科研平台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各项基金项目40余项,获各级科技及教学成果奖励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8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10余部,发表SCI论文8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

形成历史:聊城大学农学院拥有植物保护专业、园艺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园林共4个与作物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在此基础上聊城大学作物学专业于201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

师资力量:作物学学科现有教师4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6人,讲师1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0人;兼职院士1人,国家外国千人、泰山学者1名。

研究方向:

方向1;作物遗传育种方向以黄淮海地区优势作物(主要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作物种质资源挖掘及利用、新品种培育、主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功能分析、植物基因编辑等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导师名单:郭尚敬、山花、阎哲、樊颖伦

方向2;作物生理生态方向:主要研究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生理,开展作物栽培技术攻关、病虫害防治一体化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导师名单:褚鹏飞、华学文、刘开昌

方向3;数字农业致力于农业智能系统开发平台开发,建立了基于知识和模型的作物生长过程三维可视化计算方法体系,为作物株型育种、合理密植、长相长势分析评价和肥水管理决策的科学计算均提供了理论方法。

导师名单:赵春江郭文忠任景

研究内容和特色:依托山东省教育厅“生态环境保育与生物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建有聊城大学农作物种质创新研究院等校级平台,已形成十余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小麦、玉米、大豆抗病高产育种;(2)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分子机理研究;(3)作物氮高效利用效率分子机理解析;(4)小麦赤霉病发病机理及抗病基因挖掘;(5)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对未驯化植物的改良;(6)作物生理生态;(7)数字农业;(8)作物病害综合防控。

专业优势:1)有完善的科研平台建设。聊城大学农学院是山东省教育厅“生态环境保育与生物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仪器先进,设备齐全,管理制度完善。(2)师资力量雄厚。36名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占学科教师总数的23.5%缘结构合理。(3)产学研结合密切,成果突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等科研项目,立项总经费达800余万元。先后获得各级科技及教学成果奖励10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10余部,发表SCI论文8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